訓練孩子思考能力的六種方法
方法1:多讓孩子自己分析
無論遇到什么事家長都要代替孩子思考。孩子做錯事時,不要一味地指責訓斥,可以讓他自己想一想什么地方做錯了,為什么做錯了,應該怎樣做。
方法2:多問孩子為什么
家長可以多用疑問的語句問孩子,使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果孩子不能立刻回答出來,家長不要著急,要耐心地引導、啟發他。
方法3:給孩子提供民主的氣氛
家長不能壓抑孩子,應該為孩子提供寬松的環境,激發孩子的創造性和思考欲望。如果過于壓抑孩子,只會造成孩子懦弱、惟命是從的性格。
方法4:多鼓勵孩子
孩子做什么事,家長都不應限制過多(不包括那些危險的事情和錯誤的事情)。如果孩子失敗了,家長應該鼓勵他,幫助他找出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克服困難,避免失敗。
方法5:給孩子獨處的空間
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和時間,對孩子的思考是十分有幫助的。
方法6:讓孩子自己想辦法
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家長首先就應該問孩子:“你該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嗎?”有些家長總是迫不及待地幫助孩子,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品質是不利的。
如何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自我認為,我的孩子挺聰明的,只是思維習慣有些懶惰,為些我一直在努力培養。下面是我的幾點體會,供家長朋友們參考。
首先,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讀題。
記得以前在很多時候,我都害怕孩子不認識題目中的字(因為孩子是一年級),所以經常給她讀題。時間長了,我發現她動不動就讓我給她讀題。有一次正做飯忙得不可開交,她卻要我給她讀題。我一看就是一些簡單的句子,為何讀不懂呢?因為忙,我順便說了聲自己去讀吧,讀一遍不行讀兩遍。孩子有些不高興地走了,待我忙完之后,再來詢問作業的
情況,居然讓我感到欣慰,孩子原來什么都會。也許只是我平常的過度關注有些多余,養成了孩子好依賴的思想。呵呵,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再也不幫孩子讀題了。以至后來,孩子也逐漸愛自己動腦筋了,因為我想孩子在自己讀題時本身就是一個理解和思維的過程。其次,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考試分數說實在的,我的孩子很少雙百分。但在我心里,我覺得她永遠是最棒的。因為每次考試,她的錯誤都在情理之中。每次跟她交流,她總是有自己的見解。是啊,有自己的見解就是有自己的思維,你怎么就可以否定呢,我們可要多鼓勵和表揚自己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思維過程,只要她說得有理,就表明她是在思考問題。我很討厭現在的教育,動不動就是分數唯一論。可也無能為力,這都是祖祖輩輩這樣延續下來的教育機制,又能如何改變呢?我只希望更多的家長或老師們一定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觀念:孩子從小的教育都離不開對其習慣的培養。我們也要注意孩子思維過程的培養,不能以一次考試分數就否認我們的孩子,就忽略了她所作出的努力。如果孩子能夠得到你對她努力過程的認可,我想這樣無疑就增添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越來越愛思考問題。最后,要永遠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不一定見事就夸,逢人就夸,但必要的時候一定得夸。我在這里說的意思就是:當孩子獨立思考完成某一道題目或是解決一件事情后,你一定別忘了親她一下,而且好好夸她一番。因為那樣她才會更加自信,她才會更愛獨立思考問題。因為孩子可以從你的夸獎中收獲到成功的喜悅,她覺得這就是一種鼓勵和肯定。就像我的孩子,最近老是說:“媽媽,我覺得自己還不錯,作業都是我自己完成的,你都沒管我呢。”呵呵,這就是我想要的。我要的就是孩子的那一份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