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園幾種管理模式的靈活運用
來源:群峰忠國國際教育集團 發表日期:2013-12-28 8:57:16 瀏覽量:5682次
文章摘要: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就無法保證幼兒園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但是,在幼兒園管理過程中,管理模式靈活性的“幅度”把握,事關重要。管理力度太大了,給教職工造成無形的壓力而產生消極情緒;管理力度不夠,教職工會感到園長管理缺乏魄力和能力。因此,這就需要管理者正確、靈活運用不同的幼兒...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就無法保證幼兒園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但是,在幼兒園管理過程中,管理模式靈活性的“幅度”把握,事關重要。管理力度太大了,給教職工造成無形的壓力而產生消極情緒;管理力度不夠,教職工會感到園長管理缺乏魄力和能力。因此,這就需要管理者正確、靈活運用不同的幼兒園管理模式。
一、常用“民主型管理”
民主型管理,就是指管理者集思廣益、任人唯賢,把決策與管理進行分離,把調整與執行進行分離,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以求達到和諧的管理效果。要實行民主型管理,就要求管理者做到四個“學會”。
(一)學會“理解”
只有學會理解,才能達到和諧。管理者應始終把自己定位在引導者、服務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協作意識,溝通意識、民主意識。通過民主管理創新激發教職工內在潛能,激發教工主體意識。激勵教工自主發展,理解教工的所想、所做,為教工們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讓幼兒園的管理充滿了開放、人性和人文,形成人人都參與管理的氛圍,讓教職工真正成為幼兒園的主人。
(二)學會“溝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每當教工們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作為管理者應以接納、允許、寬容、等待的態度去對待,主動找他們溝通。與教職工溝通并不難,只要以誠相待,再難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通過溝通,相互了解、相互提醒、相互提高、相互信任。溝通使管理者與教職工的心貼得更近了。
(三)學會“欣賞”
在管理者的眼里,每位教工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的老練沉著、有的落落大方、有的思維活躍、有的勤懇踏實,欣賞的過程也是管理者不斷地吸取、彌補自己不足的過程。只有學會了欣賞,才能使管理工作不斷地得到完善和升華。
(四)學會“合作”
“合作就是凝聚力”。合作會給教職工帶來無盡的快樂與成功,良好的合作精神,標志著一個團體和諧向上的積極氛圍。通過合作,彼此之間就更加熟悉、了解和默契。
二、巧用“差異型管理”
差異型管理。是指使所有管理的客體都歸攏到管理目標上來的管理,因人而管,因事而宜,因時而策,不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的人,不用一種思路辦不同的事,不用同樣的策略經營不同時期的幼兒園,而最終達到的都是統一的發展目標。差異型管理,實際是實行統一和諧的管理,這是我們追求管理的真正目的。要實行差異型管理,要求管理者做到三個“給予”。
(一)給予“尊重與信任”
在一個這樣的團隊中,教職工群體素質參差不齊是顯而易見的:老教師與新教師;能力強的與能力弱的;專業水平高與專業水平低的;骨干人才與一般教師;帶班教師與后勤人員等等不同的差距;再加上文化底蘊、個性修養等因素也都有差別。而我們的管理,要因人而宜,讓每一個人都受到尊重與信任,讓每一個人都能感覺到自己是園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讓他們擁有知情權、決策權與監督權。
(二)給予“方法與鼓勵”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也是教出來、帶出來的。作為管理者。應時時做到對不同程度的教工“傳業授法”。而另一方面應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師徒結對、跟班學習、外出觀摩、活動展示、教學比武等。為他們搭建成長的平臺。給予多一些真誠的鼓勵,少一些表面的贊美。我們給予教工的一個決定、一個眼神、一種語氣、一個動作,都要盡力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少做那些“錦上添花”的事情。
(三)給予“文化與提高”
一是加強教工的學歷和技能培訓,為不同類型教工提供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繼續教育的機會,全面提高教工的文化素質;二是加大園本培訓力度.以園為本,開展自培活動。實行專人負責、計劃制定、課程的開設、培訓的考核等工作,通過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螺旋式上升形式開展培訓,產生內培效應;三是加強計劃管理,修訂自我發展計劃,確立發展方向,以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通過自學、教研、實踐、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四是搭建平臺,讓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兼任園里的社會工作,參與行政值班,日常教學工作檢查。提高教師的獨立工作的能力、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增強管理的力度。
三、慎用“約束型管理”
約束型管理,就是要有相應制度制約的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就無法確保幼兒園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一個園所要利用有效的規章制度、貼切的服務承諾、新穎扎實的教育措施來約束我們的管理行為與教育行為,創精品、造品牌。其結果是最終達到幼兒園在市場中擁有更多自由發展的機遇與平臺。要實行“約束型管理”,管理者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一)建章立制、務實管理基礎
為了確保幼兒園常規工作的正常運轉,根據不斷發展的形勢,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應定期修訂園崗位職責和制度,如:園務公開制度、學習制度、教科研制度、考核獎懲制度、安全衛生制度等,迸一步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并要做到人手一冊。
(二)民主參與、增強約束型管理活力
規章制度的建立既具有剮性的本質,同時也要體現“尊重、民主”的精神,才能達到教育、激勵的功能。在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時。不僅廣泛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并由教工大會討論通過執行,而且在實施過程中,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原則,通過自評、組評、園評相結合、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重點和日常相結合,構建領導一中層干部一教工三位一體的互動的民主管理方式,形成寬松、和諧、誠信的管理氛嗣。增強了教工自我管理的活力。使管理制度真正起到激勵作用,形成比學趕幫、爭先創優的競爭機制。
(三)目標考核、健全管理網絡
制度的制定關鍵在于落實。應層層簽訂任期工作目標責任書,迸一步細化目標,明確職責,并通過對中層干部述職報告與民主評議,定期召開同務班子會、中層例會、中心組會和承諾公開等形式,明確全體教職工的月、周、日工作目標,做到層層落實,健全管理網絡。將每次考核通過個人、小組匯總,每月公布。使教工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逐步完善自我考評與自我監督機制,保證了管理的實效性。
總之,無論我們選用哪一種管理模式,只要能夠管理好我們的幼兒園就是最好的,就是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