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安全教育
我們要教育幼兒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跟他走,吃喝他的東西,給他開門。碰到陌生人硬拉你走時,要大喊救命。
讓幼兒記住自己家的具體位置,電話號碼,父母、老師的姓名和自己所在的幼兒園的名稱。熟悉身邊的各種標(biāo)志,如:小心觸電、注意安全、當(dāng)心滑倒等。熟悉主要街道。教幼兒記住110、119、120這些求救電話號碼和會運(yùn)用各種求救電話。
對幼兒行為的安全教育:
1、不可為的行為
告訴幼兒哪些行為我們不可為,那些東西我們不可碰要遠(yuǎn)離。如:不能用手拉電線,以防觸電;不要爬電線桿或在高壓線下游戲;不去觸摸煤氣罐,以免煤氣泄漏,引起爆炸;不吃變質(zhì)腐爛的食物;不生吃海鮮、河鮮、肉類;不食用病死的的禽畜肉;不吃變色的甘蔗、發(fā)芽的土豆和生的四季豆;不亂吃藥片;不在有坑洞的地方玩;不能讓別人給你掏耳垢;不能拿著筷子、剪刀、木棍等有尖的東西亂跑;丟失了不能哭,要向警察叔叔求救;不能在大櫥柜里躲貓貓;不能將小東西塞到嘴巴、耳朵、鼻孔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入廁、上操時不推擠,以免引起骨折、擦傷;不去池塘邊游泳、玩耍;不在馬路邊玩耍;不玩打火機(jī)、蠟燭、火柴;不將手指插入電座插孔內(nèi);坐車時不能將手、頭伸出窗外;家里的飲料不能隨便喝,以免誤食農(nóng)藥、殺蟲劑等有毒的東西;不能隨便亂撿路上的東西;不能暴食冷飲;不能到熱水和爐子的周圍玩耍;吃飯時不嘻笑打鬧以免食物誤入氣管;玩沙時不要用沙去撒別人;不要模仿電視里的危險動作。不去逗弄別人家的小貓小狗。
2、可為的行為
告訴幼兒遇到這些情況時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如:感到不舒服時要主動對老師說,讓幼兒明白身體的某個部位不舒服時一定要及時告訴成人,以免耽誤病情,并且要積極配合治療;留鼻血時要先用軟紙塞住鼻孔,然后用涼水拍打額頭;鞋帶開了要及時系好,以免走路時踩著摔倒;早上穿衣服時應(yīng)先穿上衣后穿褲子、鞋子;脫衣服時則相反,以免冬天天氣寒冷,引起感冒;吃魚刺時要把魚刺挑出來,以免卡著喉嚨;做游戲時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不能倒滑滑梯;喝熱湯熱水時要吹一吹再喝;下雪時要當(dāng)心滑倒;冬天要穿得厚一點;冬天睡覺時要先拔去電熱毯的插頭再上床睡覺;夏天要遠(yuǎn)離太陽的暴曬防止中暑,同時要防止蚊蟲叮咬,避免傳染病的流行;結(jié)合近段手足口病的疫情要教育幼兒喝開水、吃熟食、勤洗手、曬太陽、勤通風(fēng)、少串門;家里的煤氣罐要遠(yuǎn)離火源使用;家里的煤氣漏了,要先關(guān)煤氣再開窗戶;同時要教育幼兒審時度勢,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遇到家里失火時,發(fā)生小火時要迅速撲滅;遇到大火時,要迅速逃離;如果外間失火,不要開門,可從窗口大聲呼救;如果身在火中,就應(yīng)避開明火,趴在地上迅速爬出房間,然后求救;教育幼兒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讓幼兒觀看一些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事故錄像;教幼兒懂得如何保護(hù)身體各部分器官,如:當(dāng)被燒傷或燙傷時應(yīng)迅速及時用涼水沖洗患部或浸泡在涼水中20分鐘;過年放鞭炮、敲鑼鼓或雨天打雷時,要教幼兒張開嘴或捂住耳朵;遇到地震時,應(yīng)如何應(yīng)對;玩秋千時要抓緊繩子;乘車時要拉好扶手;看見小偷偷東西時要閉口,然后悄悄告訴大人;遇到緊急情況要學(xué)會躲閃;在大霧、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司機(jī)從遠(yuǎn)處能看到你;在安裝更換燈泡、日光燈管時要切斷電源;
把安全的責(zé)任交到孩子手里吧!讓孩子自己撐起安全的保護(hù)傘,大家一起來營造一片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間。
群峰教育智勝商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