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藝術歷程發展全腦思維培育未來人才
來源:群峰教育 發表日期:2010-11-11 16:51:49 瀏覽量:4910次
文章摘要: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巨變,物質的充裕使人們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強,21世紀更多工作靠人的腦力創造。世界被鏟為平地,跨國的合作或競爭,接觸、使用、共享同樣的信息。全球化使白領的工作全球流動,電腦網絡和高新科技使越來越多的工作外包,自動化使許多工種正在迅速消失,時代發展需要一種全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高...
未來等待的將是什么樣人才?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巨變,物質的充裕使人們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強,21世紀更多工作靠人的腦力創造。世界被鏟為平地,跨國的合作或競爭,接觸、使用、共享同樣的信息。全球化使白領的工作全球流動,電腦網絡和高新科技使越來越多的工作外包,自動化使許多工種正在迅速消失,時代發展需要一種全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感性和高體驗。美國作家Daniel H.Pink 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一書中指出,知識不再是力量,感性才是力量。今后全世界渴望的人才需要高感性、高體驗的六種能力:重設計、說故事、能整合、給關懷、會玩樂、還重意義。注重教育并關心自己下一代未來的父母們,或許已覺察到這股趨勢洪流!
全腦思維是藝術教育的核心
全腦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方式,可從多角度、多視野去開發和聯想;它無所顧忌,也無正確、錯誤之分;它不必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更無固定模式。它具有新穎、獨到、變通、靈活的特點。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曾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吉爾福特(J.P.Guilford),率先提出全腦思維的概念。全腦思維的精髓是不墨守成規,敢于標新立異,它不受現代知識和方法的束縛,能多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具有全腦思維的天才特質是:1、好奇——擁有善于觀察的慧眼,充滿對于生命的不倦追求;2、實證——從創造中獲取,以獨特的體驗來辨別知識的真偽;3、感受——精煉感官的能力,追尋創作的過程;4、包容——愿意接受曖昧不明,擁抱詭異及不確定性;5、全腦思考--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6、儀態-——培養優雅的氣質、靈巧的雙手、高端的品位及淡定的儀態;7、關聯——理解萬事萬物的關聯性,并能加以把玩和欣賞。
藝術教育是培養全腦思維的重要途徑。童畫美術教育的課程,便是根據上述全腦思維的特性而設置的:
1、引發興趣,觀察體驗,
透過多角度、多視野的觀察與體驗,讓孩子擁有善于觀察的慧眼,充滿對于未知的好奇與追尋,引發孩子的濃厚興趣并積極參與,培養孩子豐富的動手動腦能力。即使孩子脫離情境教學氛圍之外,仍擁有高敏度的觀察力與感受力。
2.創意表現,策略發揮
創意表現以孩子為主體,教師靈活采用對應策略,積極導引孩子主體發揮。材料的豐富性與形式的多樣性,造就新穎、獨到、變通、靈活的創意表現。多方法、多角度、多層次的創作過程,給孩子更多的藝術教育、更大的想像空間、更有效的創新引導。
3.綜合應用,創造生活
它付諸于藝術教育的多元性:如手工、陶藝、立體造型、行為藝術、繪畫、設計、藝術之旅等,讓生活因為藝術變得絢麗燦爛,在創造中品味生活,使得藝術創作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藝術與生活水乳交融,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