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春季如何做好衛生保健工作?太全了!(轉給園長老師)
來源:網絡 發表日期:2018-3-14 11:06:35 瀏覽量:2681次
文章摘要:對于孩子上幼兒園后,容易發燒、咳嗽、流涕等現象,各位家長一定很著急,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經歷了什么。今天我們就利用家園欄目的形式,讓家長對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有所了解。園長、老師們也可以對照著輕松開展園所的衛生工作哦!1幼兒在園的日常保健護理晨間清潔衛生、晨接、戶外活動、飲水、餐前餐后管理、大小便、...
對于孩子上幼兒園后,容易發燒、咳嗽、流涕等現象,各位家長一定很著急,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經歷了什么。今天我們就利用家園欄目的形式,讓家長對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有所了解。園長、老師們也可以對照著輕松開展園所的衛生工作哦!
1
幼兒在園的日常保健護理
晨間清潔衛生、晨接、戶外活動、飲水、餐前餐后管理、大小便、幼兒睡眠、午點安排、幼兒衛生、幼兒離園、物品管理、幼兒衣著。
重點解釋:幼兒所用物品每天進行消毒并做到隨時保潔;班級教師對幼兒全面護理,并培養幼兒飲水的習慣;
在傳染病流行及天氣有變化的情況下,園所保健室都會給家長發信息。
2
周末在家如何護理好孩子
1.周末一般不帶孩子去人流量大、空氣污濁的場所。
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足睡眠、多運動、勤洗手,尤其是接觸過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室內保持通風等。
3.幼兒外出活動時,一定要是適量運動,及時穿脫衣服,補水。
4.盡量同步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學會自理。
3
如何給孩子正確用藥
1.不要給孩子“進補”。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補品”就是正常科學的日常飲食。而“補藥”服用不當會使孩子出現不耐受的表現,如流鼻血等;有的孩子長期服用鋅制劑,導致缺鐵性貧血;有的孩子服用“補品”出現性早熟等。
2.劑量:劑量不足會收不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還易產生抗藥性;而劑量過大又會增加不良反應甚至使孩子中毒。
3.給藥方式:口服是最好的給藥方法。有家長認為,孩子生病要打針才能好得快,這是不確切的。注射不僅疼痛,還增加了感染機會。有些口服藥如腸溶衣片等是不能壓碎后再給孩子服的,用藥時需注意:糖漿應該搖勻后服等。
4.不要自行用藥。當孩子患病后,有些家長在沒有搞明孩子患了什么病的情況下,自行給孩子用藥。這是很危險的。除了會引起不良反應外,還會掩蓋病情、延誤治療。
5.不要濫用抗生素。有家長一見孩子發燒就要求醫生用抗生素,孩子發燒,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這種發燒有規律性,發一段時間自己才會下降,用抗生素并不能使孩子燒退。過量抗生素的危害性:如過敏性皮疹,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更嚴重的是殺死體內正常的菌群,破壞體內微生物的平衡,削弱身體的抵抗力。
4
孩子患病后的科學護理
1.注意休息,多喝白開水。“若要小兒安,須予三分饑與寒”。注意飲食清淡,吃七八分飽。
2.根據季節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沒有特殊情況,不要穿得過多。
5
幼兒園如何制定代量食譜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兒童每日膳食中營養素推薦攝入量表”,按照幼兒生理需要攝入熱能和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做好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彩搭配。
6
家長配合
1.早晨不要讓孩子空腹喝冷飲食品、牛奶、豆漿。
2.關注老師發的信息。
3.有疑問可及時咨詢園醫。
音符動態簡約分割線
幼兒園衛生保健知識知多少?
1
晨間檢查應該怎樣做?
一摸,摸有無發熱;
二看,看咽部、皮膚、精神狀態;
三問,問飲食、睡眠及大小便情況;
四查,查有無傳染病,口袋有無不安全物品。
2
全日觀察應該做到哪幾點?
觀察幼兒精神狀況,面色、食欲,大便性質、次數和睡眠等。
幼兒發熱時:觀察其精神狀態、面色、呼吸及其他伴隨癥狀,如:嘔吐、頭痛、皮疹等。
3
體弱兒童有哪幾類?
答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生長遲緩輕度營養不良、反復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腎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及特殊兒童—肥胖兒等。
4
怎樣管理肥胖兒童?
1.指導幼兒避免吃過多的谷類食物、脂肪類食物、保證蛋白質食品的共給。
2.對中度以上的肥胖兒童在進餐前適當讓他們先喝點湯,再進餐,以減少饑餓感。
3.選擇大量的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米面量要控制。
4.適當增加他們的體力活動。
5.增加他們的減肥信心,給予心理上誘導,消除心里障礙。
6.對重度以上的肥胖兒童每月測量血壓一次,每季度查血脂、血糖、膽固醇一次。
5
怎樣給幼兒喂藥?
1.保健人員負責喂藥,送藥時間為餐后20分鐘,不許幼兒自己隨便拿藥吃。
2.鼓勵幼兒自己吃藥,甜藥先吃,苦藥后吃,保健人員必須看著幼兒把藥吃下再離開。
3.只接受家長送治療性藥物,不接保健藥和滋補藥。
4.用藥前要核對班級、姓名、藥名、用藥時間、劑量、藥物是否沉淀變質。
幼兒園用藥注意事項:
1.止瀉藥飯前服。
2.對胃有刺激的藥和祛痰藥飯后服。
3.感冒時盡量不用抗生素。
4.體溫38以下不用退燒藥。
5.咳嗽時不要亂用止咳藥。
6
保健師應該配備那些器材?
答:對數視力燈、消毒燈、升高測量器、體重稱、消毒液、血壓計、消毒柜、超聲霧化器、體溫表、聽診器、敷料缸、方盒、藥柜、資料柜、觀察床、桌椅等。
7
怎樣做好班級消毒工作?
1.房屋空間:每日開窗通風,一般情況下每周空氣消毒一次,傳染病流行季節每天消毒一次。關好門窗,用消毒燈消毒30分鐘。
2.毛巾:每日清洗消毒一次,用1:500的84消毒液浸泡5-10分鐘。
3.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浮沉,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4.茶杯:茶杯要專人專用,如果一天茶杯只喝水只消毒一次,如果用茶杯喝牛奶或豆漿必須立即清洗放入消毒柜消毒,一般20分鐘左右。
5.茶杯箱:每天清晨用消毒液抹一遍,每周清洗消毒一遍。
6.餐巾:餐巾每次在餐前放入消毒柜消毒,也可將餐巾在就餐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5-10分鐘。
7.保溫桶:每天用消毒液擦一遍,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內膽每周先用肥皂水清洗一次,然后沖洗干凈,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鐘。
8.玩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塑料玩具用肥皂粉清洗,沖洗干凈后在陽光下暴曬2小時,木頭玩具可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或日光暴曬,玩具柜每周用消毒液擦拭1-2遍。
9.被褥:每兩周曬一次,每次2-4小時,如遇雨季可將被褥打開用消毒燈照射半小時,床單、枕套、被套每月清洗一次。
10.床圍欄:每日用清水抹窗臺上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
11.窗簾:每兩月清洗一次。
12 .床前地墊:每周清潔消毒一次,可用消毒燈照射或消毒液浸泡5-10分鐘。
13.桌椅家具:每日用清水擦一遍,進餐前先用清水抹一遍,再用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抹一遍。若桌面很臟,第一遍用肥皂水,第二遍用清水,第三遍用消毒液,第四遍用清水。一塊抹布不能一抹到底,每抹一張要搓一下。
14.廁所:每天早晚各用消毒液沖洗清刷一次,大小便后流水隨時沖洗。
8
怎樣制定代量食譜?
1.按營養需要選擇每日所需的食品類、計劃數量,為求各營養素之間有正確的比例,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近1:1:4-5。
2.根據伙食費標準,本著節約的原則,計劃每日進食所需的量,做到花錢少,而營養豐富。
3.根據幼兒年齡、生理特點配備制定食譜。
4.配菜和烹調技術變化,做到多樣化。
谷類100g左右,動物性食品60-80克,牛奶或豆漿100-150克、豆制品10-25克,蔬果類100-150克。
9
膳食管理的重點是什么?
1.膳食必須合乎營養需求,以滿足幼兒迅速生長發育時期所必須的一切物質。
2.食物中應有足夠的食物營養素。
3.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就餐時間、次數和每餐熱量的分配。
4.專款專用、避免中毒。
10
食品采購和驗收有何要求?
1.采購食品時應向供應方提出質量要求,并查看食品質量,索取合格證或檢驗報告單。
2.腐敗變質、發霉、生蟲、有害有毒、參雜參假、質量不新鮮的食品不能采購。
3.驗收記錄妥善保存以備考察。
11
怎樣給班級分飯菜?
按各班實到人數,按帶量食譜的數量分到各班。葷菜盡量按個數、塊數分發,保證每人的攝取量。
應注意:
分好的飯菜應及時送入熟食間,不能放在烹調間,分飯菜的勺子不能隨便放在餐臺上。分飯菜的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帽子、洗凈雙手方可分菜。
12
給幼兒打飯時應注意什么?
1.給幼兒盛飯菜要注意量和質的分配,第一碗米飯要多盛點,盛菜時要注意葷素搭配,葷菜的量要搭配均勻。吃帶骨頭的、有湯汁的要給每張桌子上方兩塊餐巾,讓幼兒擦手。
2.中、大班允許幼兒自己端飯菜,但不允許端湯,小班、托班幼兒飯菜湯都不允許自己端,由老師用送到。
3.飯菜打完后,保育員不要走動,站在餐前準備照顧幼兒添飯菜,此時教養院老師應巡回指導觀察幼兒正確進餐,這樣可以掌握好哪些孩子添過飯,添的量是多少。
4.給幼兒添飯菜時,可根據幼兒個體差異而定,但要爭取每個幼兒都要添到飯菜。幼兒進餐時,不要催促幼兒“快吃”,可以鼓勵幼兒細嚼慢咽,給幼兒添飯菜不要問他:“你要不要添飯菜”,可以問“你添過飯菜了嗎”?要盡量把飯菜添完。
5.給幼兒添湯,湯不要盛太滿,湯碗不要從幼兒的頭頂上端過去,以免發生意外。
13
怎樣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制度?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季節變化情況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安排表。
2.將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內容(睡眠、進餐、活動、游戲、作業等)各個生活環節的時間、順序、次數和間隔給予科學合理的安排,結合季節變換特點、考慮到家長的工作時間和需要。
3.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動靜結合、室內外活動結合。每日戶外活動時間日托不少于2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4.取得家長配合,保證幼兒出勤率。
14
怎樣指導幼兒開展體格鍛煉?
結合各年齡、季節變化,安排多樣的體格鍛煉內容,并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讓幼兒參加戶外活動和鍛煉,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提高他們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戶外活動中,要進行適合幼兒生理條件的體育活動,只要不妨礙幼兒安全的活動都可以進行、活動中要掌握幼兒的活動密度和負荷量,做到動靜交替,對“瘋玩”過度的幼兒要讓他們休息一會,炎熱夏季要避免幼兒過多跑跳,以防脫水或中暑。
幼兒戶外活動時應注意什么?
晨間戶外活動時:保教人員全部到戶外,觀察注意每一位幼兒,不妨礙幼兒安全的活動多可以進行。
1幼兒衣著不宜過多,活動前要檢查幼兒的褲子和鞋帶是否系好;
2.遇到幼兒喝水或大小便,需保育員護送到班上,完成后送回;
3.保教人員要全神貫注,不得隨意離開幼兒,如有特殊情況要交待給其他在崗人員,切勿匆匆離崗;
4.保教人員不能聚在一起聊天;
5.要注意戶外場地的安全,有無凹坑、玻璃、碎磚,如有嬉水池或帶棱角的花壇,要讓幼兒避開;
6.不要讓幼兒觸弄帶刺的植物或采摘小果子的植物,以免誤入呼吸道發生意外;
7.幼兒做操時:由教師帶領,保育院觀察幼兒的情緒、衣著等,對患病兒童不可強求,應減低鍛煉強度或讓其休息。
8.玩戶外大型玩具時:幼兒必須在保教人員的照顧下和幫助下進行,玩前要先檢查一下大型玩具是否松動、裂口、翹刺、翹釘等現象。照顧幼兒按順序玩,不要擁擠和推打。
15
幼兒園安全工作有哪些?
園長總負責,院內有專人負責安全工作,建立安全工作小組,加強保教人員的責任心。
1.門衛管理:每日晨間結束即關大門,放學按時開門,堅持做好出入園記錄。
2.各班堅持使用接送卡,防止幼兒丟失,防止生人接走幼兒。
3.加強安全檢查監督工作:定期檢查園內設施,是否有油漆剝脫,是否有帶釘、木刺、棱角、裂縫、絆腳的桌椅,地面是否過滑,臺階是否過高,大型玩具連接處是否松動等;定期檢查園內和班級內有無安全隱患,如水瓶、開水、過燙的飯菜、刀剪、圖釘鎖扣、消毒液、電源插座、藥品、暖氣等。
4.加強陳建力度:要嚴格做好一摸二看三問四檢查工作,不允許幼兒攜帶任何危險物品入園,如發現帶有圓鈍、尖利、花生米、火材等物品立即沒收或讓家長帶回,并告之幼兒及家長的危害性。
5.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嚴防食物中毒。食堂、庫房防止閑人進入,不帶幼兒進入食堂、開水間等。
6.注意室內外環境衛生,每日進園離園要進行衛生打掃,消滅四害,保證園內無蚊蠅、蟑螂、老鼠,保持廁所無異味、無污水、無污垢。
7.工作時間注意力集中,不干私活,不會親訪友,防止幼兒發生意外。
8.工作人員的車輛要擺放在園內指定的地方。
9.園內要有安全通道,每日下班后,要有專人檢查門窗、電源、火源及油源是否關閉。
結語
這么齊全的春季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
照著做,保證孩子開心,家長安心,園長老師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