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办公室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最新亚洲国产手机在线,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免费观看AA片在线视频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傳統文化國學教育工程
詳細信息
怎樣去看我國幼兒家庭傳統德育

來源:qfjy 發表日期:2012-4-13 14:13:22 瀏覽量:4412次
文章摘要:怎樣去看我國幼兒家庭傳統德育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為人類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十分重視在家庭中對子女進行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繼承中華民族的家庭倫理教育的優良傳統,將它賦予時代的意義,在全社會發揚光大,尤其是讓我國獨生子女的家長們能普遍地認識和汲取這份寶貴的...

                       怎樣去看我國幼兒家庭傳統德育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為人類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十分重視在家庭中對子女進行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繼承中華民族的家庭倫理教育的優良傳統,將它賦予時代的意義,在全社會發揚光大,尤其是讓我國獨生子女的家長們能普遍地認識和汲取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將對我國未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中華民族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傳統內容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成為社會中的一員,成為有道德、有思想的人。儒家提出要“早諭教”,就是說對兒童的倫理道德教育要越早越好,最好是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例如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指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為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答。”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也就是說小時候養成的行為習慣就像是天生的一樣自然,不易改變。這應該是道德教育的最終目標。孔子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看到了兒童早期是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后世儒者更是將進行早期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傳統代代相傳,發揚光大,甚至將家庭倫理教育提前到了胎兒期,發展了胎教的理論,自漢代以來,家庭倫理教育已經受到普遍的重視,相繼出現許多“家訓”、“家范”、“家儀”、“家規”、“治家格言”等家教書籍,寓教于“孝”、“親親”之中,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中國古代家庭是由宗與族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家教的內容首先強調祭祀祖先的重要性。《禮記·祭統》中說:“祭者,教之本也。”也就是說,家庭教化的根本在于不忘先祖養育之恩,從而戒慎自己的言行,因此,儒家將孝德作為家庭教化的出發點。《孝經》中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以由生也。”由此而強調家庭成員要“孝悌誠敬”“謙虛禮讓”以營造“六親和睦”的家庭氛圍,具體說來,我國古代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自幼立志向善。古人認為,幼時志氣超凡,則成年后必成大器。南宋呂祖謙在《少儀外傳》中說:“幼學之士,先要分別人品之高下,何者是圣賢所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此,此幼學所當先也。”2、行善積德。要培養“向善背惡”的良好品德并不容易,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從小事積累起來。東漢學者王充指出“子初生意于善,終以為善;初生意于惡,終以為惡”。所以父母必須自幼“教告率勉使之為善”。

  3、尊老愛幼。早在兩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做人首先要“孝悌誠信”的思想,《論語·學而》中記載著他所說的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孟子也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一步提出了尊老愛幼的思想,朱熹說得更為具體:“蓋古人之教,自其孩幼而教之以孝悌誠敬之實,及其少長而博之以詩書禮樂之文,皆所以使之即一事一物之間,各有以知其義理所在,而致涵養踐履之功也。”這就把道德認識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了。

  4、六親和睦,謙虛禮讓。六親和睦,對家庭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謂六親,歷史上有許多種說法,有的指父子、兄弟、夫婦,有的指父母、兄弟、妻子,無論何種說法,其基本的思想都是指家庭親屬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古人歷來提倡“以和為貴”,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以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謙讓為前提。王夫之說:“和睦之道,勿以言語之失、禮節之失,心生芥蒂。”5、自立自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鼓舞著歷代中華兒女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曾國藩曾在自己的家書中對家人講道:“從古帝王名有自立自強之道,故能獨立不懼,確乎不拔。”6、勤儉持家。古人深深懂得只有勤儉,方能興家, 懶惰與奢侈浪費是敗家破國的禍首。《左傳·宣公十二年》里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與儉,治生之道也”。

  二、當前的獨生子女教育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精華,進行具有時代特色的家庭道德教育1、注意家長的言傳身教,促進兒童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古人認為,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單靠說教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陸世儀在《思辯錄》中說:“教子須是一身率先。”這都指出了父母要為兒童做出正面的榜樣,將言教與身教統一。為世人熟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說明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注意到家庭和社會環境對兒童品德的形成能產生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古人提出了要給予兒童正面的影響,并且來自各方面的要求必須一致。這就是“教以正,守以常”的教育原則,這與我們今天的教育學中所提出的“堅持正面教育”、“保持教育一致性”的教育原則是一致的。古人認為兒童的道德教化必須貫穿到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去,所謂“每事端正,其心自正”。由于幼兒認識水平低,但行為習慣易于成,所以常人應注意在日常生活常規方面訓練兒童行為以形成良好的習慣,等幼兒稍大些再講有關道理以達到知行結合。因此,要求兒童從小要舉止端莊,在長輩接觸的各種場合和每個環節中都要尊重長輩、謙恭體貼,不可恣情妄行,還要求兒童自幼勤勞,愛整潔,自己灑掃居處等等。為此,古人制定了許多的“幼儀”“童子儀”用以規范年幼兒童的言行舉止。

  2、“情”“理”并重,使兒童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正因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幼兒家庭道德教育,并將它作為優良傳統代代相傳,才使我國成為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只是由于歷史上的某些原因,古老的家庭倫理道德曾受到某些不公正的批判,形成了家庭倫理教育的斷層,而今天的獨生子女成長的環境與過去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異性,今人教子的心態也往往異于前人。因此,使一些獨生子女形成了某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獨生子女本身而在于當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著家長對孩子情感關注過度的傾向——情重于理,缺乏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進行理性的思考;社會和學校對家庭倫理道德教育宣傳的力度不夠。因此,我們應當幫助家長正確處理“情”與“理”的關系,指導家長們從古今中外一切好的家教倫理和實踐中吸取營養。我們的祖先早就明確地指出,要使孩子成為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必須使他“立志向善”,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行業,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能夠服眾,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較高的凝聚力,易于取得成就,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社會對道德的具體要求不同,所以古代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也必然會受到時代的制約。我們要根據當前歷史進步的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根據千百年來人們所認同的人際關系的道德原則,對我國古代家庭倫理道德教育內容予以具體分析,揚棄其特殊的、具體的、個別的、時代的、階級的特性,把握其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屬性中能適用于我們今天的內容。我國古代家庭倫理道德教育中的內容免不了會帶有一些封建意識糟粕,例如“上賢”、“下愚”的提法里含有對勞動人民的污蔑,“謙卑”的說法里也含有長尊幼卑的等級觀念,但其中也不乏超越時代的精華,例如勤勞節儉、自立自強、尊老愛幼、懲惡揚善、誠實守信、孝親尊師、團結友愛、律己寬人、謙虛禮貌等,仍然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亟待加強的重要內容。

  3、注重借鑒古代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方法。

  分析借鑒古人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反思今天獨生子女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我們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在現代家庭中,應擺正父母與孩子間的關系,學習如何與孩子平等地交往、與孩子溝通思想,正確施愛,了解孩子的個性需求及原有的情感基礎,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但是,過度的情感投入卻往往會造成父母對孩子的過分呵護,家長的主觀愿望是為孩子好,但客觀上造成的效果往往事與愿違,如果孩子習慣于受到父母的照顧,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獨立性,易形成一種依賴型的弱質人格。因為難以自立,就更談不上自強。不能自立自強的人是缺乏競爭力的人,是難以適應社會、有所成就的。因此,現代社會有人提出了“挫折教育”的口號,建議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精神,這是頗具長遠目光的。還有一些獨生子女的家長忘記了“勤儉興家”的古訓,似乎覺得只要他們在孩子身上投下與自己收入遠遠不成比例的金錢,以滿足孩子高消費的欲望之后,就會換來孩子的發奮苦讀,殊不知,奢侈和懶惰往往是一對孿生的毒瘤,他們會毀掉一個孩子的品德和前途,所以在今天的獨生子女的家庭中重樹“勤儉”家風也是很必要的。古人為兒童制定的“幼儀”、“童子儀”,雖然其內容較為繁瑣且形式化,其中一些要求不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封建等級制度,但它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對兒童的行為舉止予以必要的約束與規范來培養兒童的道德行為習慣,還是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的。

 

專家團隊
郭艷老師
中國幼教聯盟協會副秘書長、家庭教育指導師、群峰教育集團執行董事……
郭可玉老師
她,國學弟子規教學專業指導師; 她,CFN全腦思維智星工程實
王振麗
她,一位幼兒園活動策劃指導師她,一位幼教行業最具潛力的卓越講師她,一
最新新聞
鄭州群峰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群峰教育全腦開發國際訓練機構  
地址: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航海路與第八大街交叉口富田財富廣場1號樓2807 - 2808室 
聯系電話:0371-69190791 69190792 69190793 企業QQ:4006866369 免費電話:400-6866-369
版權所有:中國幼教聯盟網    備案號: 豫ICP備100168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