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意識對創造性思維的影響
來源:群峰教育 發表日期:2010-11-12 10:45:43 瀏覽量:4719次
文章摘要: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人得以在生命群體中占有統治地位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它的存在使人的認識活動充滿魅力。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不斷改造世界,使之成為人工自然的一部分,人以突破以往思維規則和邏輯方式為表現形式,從新穎、獨特、有價值的角度對問題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闡明,從而獲得新的思維成果。從科學發展歷程到日常生活...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人得以在生命群體中占有統治地位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它的存在使人的認識活動充滿魅力。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不斷改造世界,使之成為人工自然的一部分,人以突破以往思維規則和邏輯方式為表現形式,從新穎、獨特、有價值的角度對問題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闡明,從而獲得新的思維成果。從科學發展歷程到日常生活點滴細節,無不蘊涵著人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突破了已有知識、經驗的局限,在很多時候以直覺、靈感和頓悟的形式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創造性思維屬于非邏輯思維的范疇。
全腦意識(Whole brain conscious ) 指人的整個大腦皮層的意識功能而言,由美國生理醫學家布萊克斯里首先提出。這個理論是指真正的左右腦半球所承擔的意識功能。其理論基本點在于:在充分進行視覺意象的意會的原發創造性思維時,還能充分調動左腦的相應功能,以高超邏輯思維能力將其創造性發現傳達給他人。
創造性思維的物質載體———人腦以億萬年生物進化為基礎,歷經千萬年從猿到人的漸變積累,最終形成的自然、歷史的產物,是一個復雜的物質系統。
人腦位于脊髓上端,由神經細胞(神經元) 和發揮膠合作用的膠質細胞組成。顱腔起著保護大腦作用,通過枕骨大孔與脊髓相連,并通過各種其他開口與頭部各神經聯系。大腦由一條縱裂分成基本對稱的左右兩半球,通過由兩億條神經纖維組成的胼胝體連接溝通起來。人腦的生理機制和生物結構的復雜性和層次性決定了它是人產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方面。人腦的兩個腦半球結構有很大不同,每個腦半球都似乎有它自己的獨立的、具有自身的感知覺,學習和記憶經驗的認知領域。其功能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這是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共同完成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并促進創造性思維的醞釀和產生。 轉自:右腦記憶方法 www.jiyifa.com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左腦在創造性思維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人們觀念中還是各層次教育中,對大腦兩半球功能的開發和利用,都存在重視左腦忽視右腦的傾向。致使大腦兩半球功能得不到和諧發展、合理應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智力水平提高和創造力發展。研究表明,95 %的人多數時候使用右手,這就使左腦使用頻率、獲得鍛煉機會大大高于右腦。如果環境不給腦半球提供相應的、發展所需的刺激,腦半球就不會具有正常的功能。
腦科學的研究發現:人腦的總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命初期的右腦開發。孩子兩歲以前完全沉浸于“右腦世界”中,對外部世界只是靠表面印象來體會。直到三歲左右,幼兒才開始能夠自由地言語,不過這時幼兒還是以直觀感覺為主孩子的感知仍然是以右腦為中心。這表明右腦的發育先于左腦,右腦在創造性思維中占有重要地位。
右腦思維往往難以用言語表達,但它們并不缺乏思維所必須具備的對事物認知的間接性和概括性。右腦盡管不能像左腦一樣用言語方式表達其認知和感受,但實驗表明,在失去與左腦神經聯系情況下,即不能理解單詞的意義時,仍可用非言語方式表達。
因此,研究左、右腦協同發展,提高用腦效率,提升人的思維質量,即研究全腦意識的思維對于提高大腦功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研價值。 本文來自:www.jiyifa.com
科學研究表明,右腦之所以具有更強的創造性思維,與許多高級的認識功能集中于右腦有關。一方面,右腦司職處理表象信息,是進行具象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的腦部區域。主管人的視知覺、復雜知覺、模型再認、形象記憶、空間位置、幾何圖形的識別,具有不連續性、整體性、彌散性、全方位性等機能。而且,人腦的大部分記憶,是將情景以模糊的圖像存入右腦,就如同錄像帶的工作原理一樣,信息是以某種圖畫、形象、像電影膠片似的記入右腦的,因此又叫感性腦。另一方面,右腦的視覺記憶系統不像語言和邏輯系統那樣受語詞、語序的限制,它的思維進路不遵循固定的邏輯模式和規則,而是常常受不經意間,或某個不直接相干的因素為契機的激發影響,產生靈感和直覺,由此導致創造性思維的迸發。因此,利用圖像、表格,結合聲、光、色、形等多種手段,并且加強活動主體的左側肢體鍛煉,提高人對空間的感受性和直覺能力。但右腦一旦受損,會導致模式識別障礙、空間定向障礙等非言語障礙癥狀,并直接影響創造性思維和活動的展開。
大量實驗顯示,右腦具有相當高級的意識能力。例如,認識自我、表現自我的“自我意識”能力,理解社會角色、做出社會評價等處理社會關系問題的“社會意識”能力等。當然,右腦的意識能力,只能通過非言語方式(如表情、手勢等) 表達。
關于科學家利用何種類型思維進行創造性科研活動,除了思維機制中的意象能夠予以自由的再生和組合外,愛因斯坦認為:“當然,在那些元素和有關的邏輯概念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這一點也是清楚的,即那種要最后得到在邏輯上有聯系的概念的愿望,正是上述元素的相當模糊活動的基礎。但是,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種組合活動似乎才是富于創造性思維的基本特征,這種組合活動即存在于能夠傳達給別人的用語詞或其他符號加以邏輯地結構起來的任何聯系之前。”在他看來,上述心理元素是“視覺型的或動覺型的”,只有當上述聯想活動充分建立起來, “能夠隨意地再生出來的時候,才有必要費勁地把它們尋找出來”。
這一陳述表明,愛因斯坦的創造性思維是由兩個前后相隨的階段組成。按照全腦意識理論,愛因斯坦第一階段反映的是右腦意識的功能特點,是指右腦在把握事物復雜表象時體現出的靈活策略,即以視覺和動覺形式來表現想象的能力,即“富于創造性”的視覺或動覺意象的“自由再生和組合”,及其“充分建立起來”并能“隨意地再生出來”,這無疑是非言語或非邏輯思維的;右腦對事物充分醞釀之后的豁然開朗,穿越盤根錯節的表象抓住問題的核心。第二階段反映的則是左腦意識的功能特點。即:正是在其右腦機制作用下的富于創造性并且靈活自如的視覺思維,在得到對問題的某種領悟并能隨意使之再生出來時,才能將其傳遞給左腦,進而“費勁的尋找出語詞或其他符號”,以進行言語或邏輯思維,從而完成其創造性思維全過程。簡言之,通過語詞 的方式整合為規則、概念的抽象形式加以表達。
一個創造力很強的人,當其解決問題時,右腦意識功能的充分調動,正是所謂“無意識心理”作用下的原發創造性思維活動。這種類型的人在充分進行視覺意象的、隱喻的、意會的、直覺的原發創造性思維時,還能緊接著充分調動起左腦功能,并以高超的邏輯思維能力將其創造性發現傳達給他人。筆者認為,根據已有的科學認識,這種左右腦之間的轉換應該可以通過培養和訓練而得到程度不同的改善。總而言之,根據全腦意識理論的認識,充分調動各具特色的兩種腦意識功能,也即充分發揮全腦意識的作用,而不是偏頗于其中之一,無疑是提高一個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所在。